記者:
發(fā)布時間:2025-08-24 08:35:30 編輯:蘇敏 來源:南通網
攝影愛好者在拍攝抗戰(zhàn)老兵的生活日常。 資料圖片
近日,市攝影家協(xié)會夕陽美攝影分會將139位抗戰(zhàn)老兵的影像資料等捐贈給市檔案館。2015年,近50位年過半百的攝影愛好者用手中的鏡頭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救性拍攝。他們遍尋南通籍及在南通地區(qū)浴血奮戰(zhàn)過的百余位抗戰(zhàn)老戰(zhàn)士,用影像定格了那些即將消逝的烽火記憶。
“搶救”烽火記憶 139份檔案歸藏史冊
“我的祖父雖然沒有直接參加紅十四軍,但一直是紅十四軍的支持者。當時(20世紀30年代初)國民黨對紅十四軍展開‘清剿’,我們一家人被迫流離失所?!辩R頭前,80多歲的南通籍抗戰(zhàn)老兵朱劍身穿正裝,佩戴“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從容而深沉地回憶起那段烽火歲月。
盡管講述的內容簡短,卻將南通地方革命史的一角生動展現(xiàn)在今人面前。賡續(xù)祖輩與父輩的信仰,1944年春天,17歲的朱劍加入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領導的進步學生團體“金蘭同盟”,并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朱劍;同年12月,參加蘇中抗日青年解放先鋒團,從此開啟了抗日救亡的革命生涯……
“朱老已經離開了我們?!蓖嬅嬷兄炖洗认榈男θ荩袛z影家協(xié)會夕陽美攝影分會名譽主席吳華的思緒不禁回到了數(shù)年前與朱老面對面暢談的場景,眼眶濕潤。她表示,這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搶救性工作。他們爭分奪秒,希望趁老兵們身體狀況良好時盡可能多地保存歷史記憶?!斑z憾的是,我們原計劃拍攝238位抗戰(zhàn)老兵,最終只完成了139位。而10年后的今天,仍在世的老英雄僅剩寥寥幾位?!?/p>
在捐贈儀式現(xiàn)場,夕陽美攝影分會帶來了這批珍貴的影像資料,其中包括朱劍在內的139位南通籍或曾在南通地區(qū)浴血奮戰(zhàn)并榮獲“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的抗戰(zhàn)老兵。每位老兵的檔案由多張不同狀態(tài)的照片、口述歷史的視頻,以及一份親手填寫個人信息與革命經歷的“南通市新四軍老戰(zhàn)士、抗日民主根據(jù)地老干部、老黨員調查登記表”組成,共同構成了一部立體而鮮活的抗戰(zhàn)記憶圖譜。
深知其歷史價值,夕陽美攝影分會全體成員倍加珍視這批資料,拍攝完成后立即進行系統(tǒng)整理與妥善保存。然而兩年前,主要負責管理工作的老會長王兆祥突然病逝,成員們在悲痛之余也不得不思考這批影像資料的歸宿。夕陽美攝影分會主席朱新通說:“讓存放10年的歷史資料回歸檔案館,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不僅是以老年攝友之心,更是對那段崢嶸歲月的深情回望,同時,也以此告慰曾經和我們并肩用鏡頭記錄時代的攝影前輩。”
十年追光拾光 晚年為歷史而奔走
十年為信仰而行,背后是說不盡的苦辣辛酸,但激勵大家一路堅持的唯有“值得”二字。
市攝影家協(xié)會夕陽美攝影分會成立于2003年9月。成員們始終以“愉悅身心、延緩衰老、發(fā)揮余熱、服務社會”為宗旨,團結相伴、執(zhí)著追求,實現(xiàn)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分會長期致力于公益拍攝,策劃并完成了“百位期頤老人”“百對金婚夫婦”“百位光榮在黨五十年老黨員”等多個“一百”主題拍攝系列,獲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
2015年3月,得知南通市新四軍研究會正對健在抗戰(zhàn)老兵開展口述歷史的搶救性采集工作,夕陽美攝影分會主動聯(lián)系,毅然承接下這項時間緊、任務重的拍攝工作?!笆行滤能娧芯繒?012年起開啟這項工作,南通大學學生也曾參與其中,但由于人員精力有限,加上老兵居住分散遍布全國,進展較為緩慢。當時我們剛結束了‘百位期頤老人’拍攝,團隊中又有一批熱心公益的攝影伙伴就主動請纓。雙方一拍即合,促成了后續(xù)工作的有序開展?!眳侨A回憶道。
為了搶抓時間,近50名成員分成6組,同步展開拍攝,在抗戰(zhàn)老兵的家中,甚至病房前,記錄下他們的音容笑貌。見到南通人,老戰(zhàn)士們感到格外親切,紛紛整理衣冠、提振精神,留下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瞬間?!斑@是我們做過時間跨度最長,也最具意義的拍攝。這些老兵都是從烽火硝煙中走來的赤膽忠心的共產黨人。我們帶著崇敬的心情舉起相機,也倍感榮幸能以這樣的方式參與歷史、致敬英雄,為我們的晚年生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p>
歲月無情,將往事染成黑白,也染白了記錄者的鬢角,但他們的工作尚未落幕。目前,成員們正緊鑼密鼓,收集整理前期拍攝的160余段現(xiàn)場花絮視頻,計劃編纂成《十年·拾光》花絮集錦贈予市檔案館,讓記憶在檔案館中永存。

讓檔案走出深庫 推動歷史“活”起來
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檔案資料非常珍貴?!拔覀儗⑼咨票4?,并將這些珍貴記憶精心整理、開發(fā)成革命教育史料,讓社會大眾能更多地了解抗戰(zhàn)老兵的英勇事跡?!?/p>
紅色檔案是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近年來,南通市檔案館持續(xù)推進紅色檔案征集與口述史料采集工作,深入挖掘、有效利用館藏紅色檔案資源,切實履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職責與使命。
去年,市檔案館運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在官網成功打造了集視聽功能于一體的線上展廳。展廳集中呈現(xiàn)了包括“鎮(zhèn)館之寶”——張謇與大生檔案、明清檔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檔案以及改革開放時期檔案在內的多類珍檔,并通過H5互動、AI機器人講解等形式,系統(tǒng)展示了南通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與發(fā)展歷程。其中,瀏覽新民主主義革命建設時期檔案,1944年反“清鄉(xiāng)”斗爭中的宣傳單《干到底》、1946年南通劉橋、四安區(qū)政府致群眾的公開信《我們一定不離開你們》,以及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入南通城的珍貴照片等,以鮮活形式“走”出深庫,向公眾立體還原了一段段振奮人心的紅色記憶。
“我們還與本地媒體緊密合作,依托‘江海晚報’‘南通記憶’官微等平臺,開設了‘檔案里的南通歲月華章’‘檔案人講述抗戰(zhàn)物件故事’‘紅色珍檔解讀’等專欄,以圖文、視頻結合的方式,講好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毕嚓P負責人補充道,“同時,線下與大中小學建立合作機制,組建紅色檔案宣講團,打造特色思政課堂,不斷增強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歷史使命感?!?/p>
此外,檔案館深研細究,系統(tǒng)整理并出版了一批反映重要歷史時期與事件的檔案匯編、專著和普及讀物;將紅色檔案融入各類展覽中,推出“以史為鑒 以檔話廉”等主題展覽,并制作輕量化展板,深入社區(qū)、學校和企業(yè)巡展。據(jù)悉,由市檔案館策劃的“南通城市記憶主題展”目前也在積極籌備中,計劃于今年在檔案館一樓正式對外展出。 記者楊鎮(zhèn)瀟